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化学 / 高一 / 期末考试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21-11-10    33    1220   

放射性同位素铀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A.51 B.92 C.143 D.235

锌片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

A.阴极 B.正极 C.阳极 D.负极

下列微粒中,其核外电子数相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绿色化学”追求化工生产对环境零污染,下列物质中可以称为“绿色氧化剂”的是

A.浓硫酸 B.氯气 C.双氧水 D.漂白粉

下列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A.HF B.HCl   C.HBr  D.H2S

在2A+B 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s)            B.v(B)="0.3" mol/(L·s)
C.v(C)="0.8" mol/(L·s)          D.v(D)="1" mol/(L·s)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与稀盐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B.烃是指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
C.烃是指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机物
D.所有的有机物均难溶于水

用铁片与2mol/L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滴加NaCl溶液   B.加热
C.换用4mol/L硫酸 D.换用铁粉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B.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
C.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下列物质中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褪色的是

A.苯 B.四氯化碳 C.乙烯 D.乙醇

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

A.过滤法 B.萃取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A.Na2O B.NaCl C.HCl D.NaOH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下列各组中的四种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的是

A.SO2、NO2、CO、烟尘 B.CO2、Cl2、N2、雾
C.HCl、NO2、N2、粉尘 D.O2、NO、NH3、H2S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eCl2 B.PCl3 C.PCl5 D.H2S

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

A.只存在于O2 B.只存在于O2和SO3
C.只存在于O2和SO2 D.存在于O2、SO2和SO3

制取一氯乙烷,采用的最佳方法是

A.乙烷和氯气取代反应 B.乙烯和氯气加成反应
C.乙烯和HCl加成反应 D.乙烷和HCl作用

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B.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
C.煤的干馏 D.石油的分馏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A、B、C的浓度相等
C.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氟到碘,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第三周期从钠到铝,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
C.因为铝原子比钠原子失去电子数目多,所以铝比钠的还原性强
D.氧与硫为同主族元素,氧比硫的原子半径小,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中“丝”和“泪”分别指 

A.纤维素、油脂 B.蛋白质、烃类
C.淀粉、油脂 D.蛋白质、硬化油

某MCFC型燃料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汽,其工作温度为600℃~700℃,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H2+CO32——2eH2O+CO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放电时CO32—向负极移动
B.放电时CO32—向正极移动
C.正极反应: 4OH—4e=2H2O+O2
D.当电池中生成1 mol水时,转移4 mol电子

能够鉴别醋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 

A.稀盐酸 B.Cu(OH)2悬浊液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产物的烷烃是

A.(CH3)2CHCH2CH3 B.(CH3CH2)2CHCH3
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

经测定由C3H7OH和C6H12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8%,则此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是

A.78% B.22% C.14% D.13%

现有:①二氧化碳 ②甲烷 ③二氧化硫 ④氢氧化铜。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在上述四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入下列空格中(填编号)。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2)医院化验糖尿病要用到的物质是       
(3)造成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是     
(4)泄漏到空气中而产生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能源是影响经济和生活的重要因素。目前人类已开发和利用的能源中,氢气是一种最理想的清洁能源。试填写下列空格。
(1)点燃氢气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               
(2)氢气在原电池中反应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        ;
(3)若在常温常压下,上述两种方式都反应1molH2,则放出的能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

(2分)冶炼金属的三种常用方法是:①热分解法 ②热还原剂法 ③电解法。人类用量处在前三位的金属是铁、铝、铜。(填编号)
(1)冶炼铝用到的方法是              
(2)冶炼铁和铜的常用方法是             

化学方程式默写
(1)单质钾与水反应                           
(2)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3)乙醇在铜或银做催化剂下氧化             
(4)苯和液溴反应                                                                                                                                                                                      

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l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层多3个。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乙物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
(2)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填写)
(3)E的单质加入到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E的单质、石墨和二氧化钛(TiO2)按比例混合,高温下反应得到的两种化合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产物是TiC(在火箭和导弹上有重要应用)其反应方程式为                              

(8分)试用══↑的反应设计原电池。
(1)原电池中使用的电解质溶液是                 
(2)写出电极反应式:
负极:                         
正极:                            
(3)在方框中画出此原电池的图,并标出电极材料的名称。

(12分)I. 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2)下列物质中,不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    (填序号)。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3)已知 2CH3CHO+O2  2CH3COOH。若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是            
II. 在实验室可以用如右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乙酸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分别是         
(2)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是            
(3)浓H2SO4的作用是:                    
(4)反应开始前,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            

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现取2.3 g A与2.8 L氧气(标准状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2.7 g,碱石灰增重2.2 g。回答下列问题:
(1)2.3 g A中所含氢原子、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2)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