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根一样长的绳,第一根截去,第二根截去
米,两根绳剩下的部分比较(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无法比较
甲、乙、丙三个数,乙数是甲数的,丙数是乙数的
.甲、乙、丙三个数的关系是( )
A.甲>乙>丙 | B.丙>乙>甲 | C.乙>丙>甲 | D.甲>丙>乙 |
A×=B×
=C÷
=D÷15(A、B、C、D不为0),则( )
A.B>D>C>A B.A>C>D>B C.B>A>D>C D.A>C>B>D
甲数的和乙数的
相等,则( )
A.甲数大 | B.乙数大 | C.一样大 | D.无法确定 |
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米,第二根剪去全长的
,剩下的铁丝( )
A.同样长 | B.第一根长 | C.第二根长 | D.无法确定 |
甲数的相当于乙数的
,则甲数与乙数比较( )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C.甲等于乙
两根同样长的8米,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从第二根上截去
米,余下部分( )
A.第一根长 | B.第二根长 | C.无法比较 | D.一样长 |
下列各数中,最接近的是( )
A.![]() |
B.![]() |
C.0.79 | D.0.7 |
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下,第二根剪下
米,余下的部分( )
A.第一根长 | B.第二根长 | C.同样长 | D.无法比较长短 |
在下面三道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2004÷ B.2004×
C.2004×
一个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加上1,所得的分数与原分数比较( )
A.原分数大 | B.原分数小 | C.大小相等 | D.有前面三种可能 |
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加上1,则所得的分数( )
A.比原来分数大 | B.比原来分数小 |
C.与原来分数相等 | D.前面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如b是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那么下面各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b×![]() |
B.b÷![]() |
C.![]() |
D.1÷b |
a和b都是自然数(不为0),如果,那么a和b相比( )
A.a大 | B.b大 | C.同样大 | D.不能确定 |
甲、乙两根绳子同样长,如果甲绳剪去,乙绳剪去
米,剩下部分长度相比是( )
A.甲绳长 | B.一样长 | C.乙绳长 | D.无法比较 |
六(一)班人数的与六(二)班人数的
同样多,则( )班人数最少.
A.一样多 | B.六(一) | C.六(二) | D.无法确定 |
甲的等于乙的
,则甲与乙的关系是( )
A.甲>乙 | B.甲<乙 | C.甲=乙 | D.无法比较 |
已知甲校女生占全校人数的50%,乙校女生占全校总人数的60%,则两校女生人数相比( )
A.甲校多 | B.乙校多 | C.一样多 | D.无法确定 |
甲数的40%等于乙数的,那么甲数( )乙数.(甲、乙都不为0)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下列各四个数中,( )最接近1.
A.![]() |
B.![]() |
C.![]() |
D.![]() |
已知a×1=b×
那么a和b的大小关系是( )
A.a>b | B.b>a | C.b=a | D.不能确定 |
如果a×=b×
=c×
=1,那么三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a B.b C.c
一根2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米,第二次又剪去
米,两次剪去的绳子相比( )
A.第一次剪去得多 | B.第二次剪去得多 | C.一样多 | D.无法比较 |
一根1米长的绳子等分为两段,第一次用去第一段的,第二次用去第二段中的
米.第( )段绳子剩下的比较长.
A.第一段 | B.第二段 | C.两段一样长 | D.无法比较 |
如果甲数的和乙数的
相等,(甲数、乙数不等于0)那么( )
A.甲数>乙数 | B.甲数<乙数 | C.两数相等 | D.不能判断 |
甲数的等于乙数的
,甲、乙两数均不为0时,那么( )大.
A.一样大 | B.甲数 | C.乙数 | D.不能确定 |
如果A×=B÷
(A、B都是非0自然数),则( )
A.A>B B.A=B C.A<B D.A≥B
已知a>0,在a÷、a÷
、a÷
中,结果最大的是( )
A.![]() |
B.a÷![]() |
C.a÷![]() |
D.a÷![]() |
把一段绳子剪成两部分,第一段是全长的,第二段是
米,较长的是( )
A.第一段 | B.第二段 | C.一样长 | D.无法判断 |
a,b,c,是三个非零自然数,且,那么a,b,c,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是( )
A.a>b>c | B.c>b>a | C.b>a>c | D.b>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