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二分二至日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日总量(焦/cm2)状况。完成10~11题。

纬度
90°N
70°N
50°N
30°N

3月21日
O
1322
2481
3343
3862
6月22日
4644
4364
4268
4205
3406
9月23日
O
1305
2452
3301
3816
12月22日
O
O
757
2008
3636
纬度
30°S
50°S
70°S
90°S
3月21日
3343
2481
1322
0
6月22日
1883
711
O
O
9月23日
3301
2452
1305
O
12月22日
4489
4556
4661
4958

造成同一纬线上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公转速度的变化 C.自转速度的变化 D.日地距离的变化

造成70°N纬线上6月22日比70°S纬线上12月22日太阳辐射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黄赤交角的变化 B.公转速度的变化 C.自转速度的变化 D.近、远日点的变化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是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回答问题:

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四个国家中,分别属于现代型和原始型的增长模式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该图代表一座山地,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自然带,虚线表示雪线,N代表北坡,S代表南坡。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既是阳坡,又是背风坡
C.S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既是阳坡,又是背风坡

影响右图山地北坡雪线低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青藏铁路穿过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时,可以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在无人类干扰时,藏羚羊的数量基本稳定。这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

A.生产功能 B.吸收功能
C.平衡功能 D.分解功能

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是

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向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水生植物根系十分发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