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信息表明:()
A. | 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
B. | 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
C. | 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
D. | 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
2.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A. | 降水量少 | B. | 入库水量少 |
C. | 蒸发量大 | D. | 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
3.该水库可能位于:()
A. | 太行山地 | B. | 秦岭山地 |
C. | 江苏省北部 | D. | 云南省中部 |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
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
D.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 |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
B.直射点从①处移动到⑤处,需要l恒星年 |
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
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
太阳直射点从①到⑤的过程中,地球上昼长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南、北回归线上的地区 |
B.从南、北回归线分别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
C.赤道地区 |
D.南北极圈及以内的地区 |
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
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
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其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 B.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
C.③—温带季风气候 | D.④—热带季风气候 |
读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等压线P的值为
A.1012 | B.996 | C.1020 | D.1004 |
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A处附近有副极地地区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 |
B.B处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高压 |
C.C处有西北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 |
D.D处有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低压带的东北信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