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图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地形 | D.洋流 |
图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常绿阔叶林带 | B.草原带 | C.常绿硬叶林带 | D.荒漠带 |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中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A.赤道以南地区 |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
C.赤道以北至北极圈之间地区 | D.赤道以北地区 |
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广州 | B.上海 | C.北京 | D.哈尔滨 |
若黄赤交角从23026/变为300时,则地表各温度带面积:
A.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扩大。 |
B.温带增大,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
C.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
D.温带、热带面积增大,寒带面积缩小。 |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
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
B.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
C.北半球正值夏季 |
D.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
关于地球公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
B.公转轨道为正圆形 |
C.公转周期为365天或366天 |
D.公转速度是均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