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图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地形 | D.洋流 |
图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常绿阔叶林带 | B.草原带 | C.常绿硬叶林带 | D.荒漠带 |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波浪岩耸立在西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光秃、干燥的土地上,由于像高高的海浪而得名。右图中波浪岩的成因是:
A.风力侵蚀 | B.流水沉积 |
C.冰川侵蚀 | D.海浪侵蚀 |
右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右图右下角照片)。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图右下角为某一沉积层内的沉积物(颗粒)示意图,那么该沉积物的成因最可能是
A.流水沉积作用 |
B.冰川沉积作用 |
C.风力沉积作用 |
D.海浪沉积作用 |
图中最可能形成较大聚落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图中的①②③④为河中的水流通道。读图回答下列小题。据图分析,该河段的主航道位于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该河流量最大的季节与其最主要的补给来源组合正确的是
A.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 | B.夏季——大气降水 |
C.秋季——高山冰川融水 | D.冬季——地下水 |
近年来,世界许多地方闹“水荒”的最主要原因是
A.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气候干旱 |
C.树木大量被砍伐,水循环变慢 |
D.人类生产、生活对淡水的需求增加,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
右边是“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某风带的盛行风向,L表示纬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该海域所处半球和洋流的流向可能是
A.北半球逆时针 | B.南半球逆时针 |
C.北半球顺时针 | D.南半球顺时针 |
图中纬线L可能是
A.60ºN | B.30ºN |
C.60ºS | D.30º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