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
B. | 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 |
C. | 碱基与磷基相连接 |
D. | 磷酸与脱核糖交替连接构成 链的基本骨架 |
科研发现,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为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图示免疫细胞为T细胞,则免疫活性物质为淋巴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
B.若把图中免疫细胞换成甲状腺细胞,则图中表示的激素可能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
C.图示的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免疫细胞属于效应器,在突触前膜上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
D.图中的神经递质和激素都属于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会失去活性 |
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 |
B.血糖调节只有激素调节,没有神经调节 |
C.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
D.寒冷环境体温保持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的结果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以打破刚收获种子的休眠 |
B.顶端优势说明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
C.成熟的植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幼嫩的植物细胞强 |
D.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与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相似的作用 |
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 |
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 |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内突触分布和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突触分布于神经中枢 |
B.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电位变化的形式,经突触沿感觉神经传导 |
C.在突触上,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 |
D.在生物体内的反射弧中, 兴奋传导是双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