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点燃奥运会主火炬。火炬以中国传统祥云符号和纸卷轴为创意,火炬使用的燃料为丙烷。已知25℃,101kPa下,拆开1molC-H中的
化学键要吸收415kJ的能量,1molC-C中的化学键要吸收
331kJ的能量,拆开1molO2中的O=O键要吸收498kJ的能
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 H-O键要放出465 kJ的能量,
形成二氧化碳分子中的1mol C=O键要放出798kJ的能量
(丙烷燃烧过程中不考虑其它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火炬中丙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 4H2O;△H=-2036kJ/mol |
B.C3H8(g)+ 5O2(g)=3CO2(g)+ 4H2O(g);△H<-2036kJ/mol |
C.火炬中丙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 5O2(g)=3CO2(g)+ 4H2O(g);△H=2036kJ/mol |
D.火炬中丙烷燃烧的能量变化可用如下图所示表示 |
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
如表所示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
A |
B |
C |
D |
E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02 |
0.071 |
0.099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6、-2 |
-1 |
-1 |
A.A、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B3+>A2+
B.D、E形成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E->D-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D<H2C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CO4>HEO4
下列说法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①某原子K层上只有1个电子
②某原子M层上的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③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
④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A.①③ | B.② | C.③④ | D.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氘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为1∶1 |
B.Na2O2、Na2O中均只含离子键 |
C.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不含共价键 |
D.18 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 NA |
已知1 mol红磷转化为1 mol白磷,吸收18.39 kJ热量。
①4P(红,s)+5O2(g)=2P2O5(s);ΔH1
②P4(白,s)+5O2(g)=2P2O5(s);ΔH2
则ΔH1与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1=ΔH2 | B.ΔH1>ΔH2 |
C.ΔH1<ΔH2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