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 |
一些学者认为,宋代中国发生了“商业革命”。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已被打破
②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强制性的“匠籍制度”被废除
④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政来源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读下图,该图反映的是()
| A.“西南夷”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
| B.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 |
| C.元代宣政院有效管辖了藏族大部地区 |
| D.雍正帝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
据《左传》记载:“宣公三年,楚国兼并了陈国,就‘以陈为县’;昭公二十八年,晋国魏县子当政时,‘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舍氏之田为三县’。”根据材料,以下对县制判断正确的是()
| A.县的出现时间比郡的时间更早 |
| B.春秋时期已经设立县管辖地方 |
| C.以陈为县标志我国县制的开始 |
| D.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明万历朝,内阁首辅赵志高曾说:“同一阁臣也,往日势重而权有所归,则相率附之以谋进。今日势轻而权有所分,则相率击之以博名。”材料所述现象()
| A.表明内阁大臣有职无权 | B.是皇权专制加强的结果 |
| C.说明内阁内部矛盾尖锐 | D.表明内阁大臣相互制约 |
据《中兴论》载:“(宋)仁宗朝,有劝仁宗以收揽权柄,凡事皆从中出,勿令人臣弄威福。仁宗言:‘卿言故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从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这体现出( )
| A.行政权转移到宰相手中 |
| B.政治的理性化色彩凸显 |
| C.君主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
| D.贵族政治正逐渐被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