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去城二十五里,在昌江之南,故称昌南镇。……至宋景德镇年始置镇,因改名景德镇。……
—清嘉庆蓝浦著、郑廷桂补辑《景德镇陶录》
材料二:唐陶窑: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钟秀里人陶氏所烧造。《邑志》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宋景陶窑:景德镇窑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壤而填,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镇之名遂微。
—清嘉庆蓝浦著、郑廷桂补辑《景德镇陶录》
材料三:昌南镇陶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事陶主人,动以数万计,海樽山俎,咸莘于斯,盖以山同之险,兼都会之雄也。……景德……业制陶器,业制陶器,利济天下,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
—清嘉庆蓝浦著、郑廷桂补辑《景德镇陶录》
材料四:陶家精美器用,中国出惟五处,北则真定、定州、平凉华亭、太原、平定、开封、禹州,南则泉郡德化……。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造实用。真、开等郡瓷窑所出,色或黄滞无宝光。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浙江处州丽水,龙泉两邑,烧造过锈杯碗,青黑如漆,名曰处窑……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
(1)根据以上材料,概述景德镇以及景德镇瓷器的有关信息。(不得直译或摘抄原文)
(2)假如你是景德镇旅游局局长,你将如何利用景德镇瓷器这张名牌发展当地的旅游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 )
A.英国经济实力急剧衰落 |
B.自然科学研究出现重大进展 |
C.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 |
D.美德经济发展加快后来居上 |
19世纪英国“棉都”曼彻斯特“是做赚钱生意的地方……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界,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对此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
A.公共设施尚不完善 | B.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
C.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 D.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 |
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发现:欧洲的一些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荷兰有西兰(Zealand),大洋洲有新西兰(NewZealand);法国有奥尔良(Orleans),美国有新奥尔良(NewOrleans)。对此现象的由来,正确的解释是()
A.两者地理形势相同所致 |
B.两者文化传统相同所致 |
C.两者关系世代友好所致 |
D.欧洲列强殖民活动所致 |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 |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
D.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自主权 |
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