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以来,汉朝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印度半岛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和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
材料三:明朝前期,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达到了顶峰。明朝政府组织大规模船队,由郑和率领,七次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
材料四:18世纪末,英国国王派使者到中国。希望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乾隆皇帝在给英国国王的信中宣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得到开拓的条件及其开通与扩展的历史意义。
(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使上的壮举,而新航路的开辟“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世纪”两者产生的影响大不相同。其根源何在?
(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怎样的海外贸易政策?概括指出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最早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会议是党的(  )

A.十—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下列城市中属于沿海开放城市的有(  )
①青岛 ②烟台 ③威海 ④蓬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最早对外开放的是(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D.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以下为沿海开放区的有(  )

A.海南 B.深圳
C.长江三角洲 D.上海

人民公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大约(  )

A.10多年 B.20多年
C.30多年 D.40多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