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军事的落后 | B.中国科学落后 |
C.中国无世界知识 | 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 |
下列各项为近代不平等条约的条文,出自《南京条约》的是
A.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
B.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 |
C.嗣后合众国如有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师提督及水师大员与中国该处港口之文武大宪均以平行之礼相待 |
D.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
中国古代在民间叙事文学的基础之上,陆续产生了一些讲唱艺术。其中有一种被称为“说话”,以散说与念诵为主,以歌唱为辅,后代称做“说书”。 一些下层文人把艺人说书内容记录下来,被称为“话本”。下列有关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说书的行业,以唐代的长安与洛阳两大城市最为兴盛 |
B.说书的出现,与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有关 |
C.在宋元话本题材的基础上,产生了章回形式的白话小说 |
D.相关题材的话本催生出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各项不符合材料描述的文化形态的是
A.《清明上河图》 | B.元曲 | C.传奇小说 | D.程朱理学 |
下列关于这幅书法作品(赵孟頫《龙兴寺碑》)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作品的作者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
②该作品书体特点是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③作品中的书体广泛通行于汉魏时代
④该作品说明书法艺术长期有多种书体共存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