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4日18时29分,搭载中国首枚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成功地将嫦娥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38万公里外月球的漫长旅途中,需要进行一系列高度复杂又充满风险的动作,即三次绕地球变轨,然后进入月地转移轨道,再三次绕月球变轨,最后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如图1-1-3所示,是“嫦娥一号”升空路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描述卫星绕地球运行情景的四个椭圆轨道是以地球作参考系 |
| B.图中描述卫星绕月球运动情景的三个椭圆轨道是以地球作参考系 |
| C.图中描述卫星在月地转移轨道的运动情景是以太阳作参考系 |
| D.图中描述卫星运动情景的所有轨道均是以太阳作参考系 |
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
B.弹 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 |
|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N/m |
| 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推乙物块,使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一起沿水平地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各物块受到摩擦力的情况是()
| A.甲物块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 |
| B.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
| C.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
| D.丁物块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
如图所示,将细线的一端系在右手中指上,另一端系上一个重为G的钩码。用一支很轻的铅笔的尾部顶在细线上某一点,使细线的上段保持水平,笔的尖端置于右手掌心。铅笔与水平细线的夹角为θ,则()
| A.中指受到的拉力为Gsinθ |
| B.中指受到的拉力为Gcosθ |
C.手心受到的压力为![]() |
D.手心受到的压力为![]() |
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1的物体,与物体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
| A.车厢的加速度为gsinθ |
| B.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m1g/cosθ |
| C.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2-m1)g |
D.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2gt anθ |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如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 A.人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 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
| C.在bc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
| 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