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坎坷(kě)艄(shāo)公解差(jiè)百舸(gě)争流 |
B.剑鞘 (qiào)静谧(mì)歆(xīn)羡杀一儆(jìng)百 |
C.沟壑(hè)佝偻 (lóu)漫溯(sù)瑕瑜互见(xiàn) |
D.浸渍(zì)熨(yù)帖 慰藉(jiè)怏怏不乐(yāng)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邹与鲁讧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③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残⑤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⑥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下》)
[注]①讧;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③转;弃尸的意思。④慢:轻慢。⑤残:残害。⑥尤:责备、归罪。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子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有司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
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
B.不得与从事。 |
C.下流多谤议。 |
D.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 |
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
B.而子迁适使反。 |
C.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
D.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整齐百家杂语。
A.孔子修旧起废。 |
B.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
C.以侮辱先人。 |
D.而世不能与死节者比。 |
下列各项的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余先周室之太史也。 |
B.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
C.文采不表于后也。 |
D.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