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
回答下列问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读下图: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  (注:本题要求只选三次建交高峰中的一次,若选答多项,只评阅所答第一项。)

2.

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空间的扩展,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现。
e.png

读上图,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中国的四大发明是哪四个?(2)
(2)明清以前中国科技居世界前列的原因有哪些?(6)

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近现代民族主义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光明日报》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全球文明史》(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
19世纪末,一位参观美国白宫的日本游客在自己极为满意的一首诗中表达了这种民族情绪:“我们使蛮夷痛苦地仰望,我们伟大日本东方帝国的荣耀。”
《民族主义幽灵与苏联裂变》(吴楚克著)
无产阶级革命是在抛弃了民族偏见提升到阶级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革命,这在人类革命史和国家史上是从来没有的。……但是矛盾的转化绝不意味着矛盾的消失。(苏联的)问题就出在一些人简单地用社会主义革命代替了民族解放运动,用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了民族自身的发展。

(1)据材料指出梁启超和日本游客各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的经济原因及影响。
(2)据材料概括苏联历史发展中潜在的问题,它产生了什么危害?

下表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及失业情况。

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失业人数
1400万
600万
300万
85万
300万

试问:美国和德国为什么在这次危机中受破坏程度最严重?为摆脱危机,这两国在措施上有何差异,分析这差种异的原因?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对华盛顿会议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的作用主要有二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华盛顿会议是一次失败的会议,它使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灾难;第二种观点认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收回了许多主权,应该肯定这次会议的积极作用。你同意哪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简要说明。

简要分析一战后各主要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的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