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的三个点力,可能平衡的有 ( )
A.3N,4N,8N |
B.3N,5N,7N |
C.1N,2N,4N |
D.7N,6N,13N |
如图所示,木板可绕固定的水平轴O转动.木板从水平位置OA缓慢转到OB位置,木板上的物块始终相对于木板静止.在这一过程中,物块的重力势能增加了2J.用FN表示物块受到的支持力,用Ff表示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FN和Ff对物块都不做功 |
B.FN对物块做功为2J,Ff对物块不做功 |
C.FN对物块不做功,Ff对物块做功为2J |
D.FN和Ff对物块所做的总功为4J |
雨滴在空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若有两个雨滴从高空中落下,其质量分别为m1、m2,至落到地面前均已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
A.m1 : m2 | B.![]() |
C.![]() |
D.![]() |
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地面高度处以初速度
竖直上抛,小球能上升到离抛出点最大高度为H,若选取该最高点位置为零势能参考位置,不计阻力,则小球落回到抛出点时的机械能是
A.0 | B.mgH | C.![]() |
D.![]() |
图1中,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SQ=2.6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2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P、Q两点振动情况的是()
A.甲为Q点振动图象 | B.乙为Q点振动图象 |
C.丙为P点振动图象 | D.丁为P点振动图象 |
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 两波源分别位于x=-0.2m和x=1.2m处,波速均为v=0.4m/s,振幅均为A=2cm。图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0.2m和x=0.8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m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t=0.75s时,质点P、Q都运动到M点 |
B.t=1s时,质点M的位移为4cm |
C.t=1s时,质点M的位移为-4cm |
D.质点P、Q的起振方向都沿y轴负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