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唐代诗人刘叉的两首小诗,完成(1)
偶书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姚秀才受予小剑因赠
一条古时水,向我心中流。
临行泻君赠,勿薄细辟仇。
(1)填空:两首诗都运用比喻。《偶书》中,诗人以胸中磨损的刀比喻① ;《姚秀才受予小剑因赠》,则是以② 比喻③ 。前者,诗中有“刀”手中无刀;后者,手中有剑,诗中无“剑”。
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满目。 |
B.当代社会高度重视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他虽然颇有才华,但由于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因此本公司不拟聘用。 |
C.体制虽然变化了,但也保留了过去某些合理的做法,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改革,有利于在继承中创新。 |
D.政府应及时开展诚信教育,加大监督力度,指导企业把目光放远,不做一锤子买卖。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漫溯(sù)慰藉(jí)辖(xiá)制桀骜(ào)不驯 |
B.煤屑(xiāo)尸骸(hái)蕈菌(xùn)生杀予夺(yǔ) |
C.着陆(zhuó)绯闻(fēi)驯鸽(xùn)博闻强识(shí) |
D.潜力(qián)执拗(niù)霎时(shà)夙(sù)兴夜寐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 B.⑥①④②③⑤ | C.⑤③④①⑥② | D.③⑤④⑥①②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今年,十三个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了我校,从事教学工作。 |
B.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批评,我认为是对的。 |
C.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 |
D.山区那些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