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形势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_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林承节《印度史》
材料二 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甘地还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的象征。
--海默·劳《甘地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促成这一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三,甘地为什么要"诅咒西方文明"?(3分)
(3)人们对甘地毁誉不一,为何有人称甘地为"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解开甘地之谜的关键之处何在?(3分)
梭伦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600年梭伦率领雅典人通过智取从梅加腊人手中夺回了萨拉米斯岛,从而显示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并使他一举成名。此后,雅典发生山地派、平原派和海岸派之间关于政治制度的纷争。梭伦在平民的支持下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指定为当时危机的仲裁人和立法者。
材料二 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僭主政治是一个可爱的地位,可是没有一条路可以由那里走下台。
——梭伦
材料三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战争、媾和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带家属移民雅典的手工业者给予公民权;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可拒绝赡养其父;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四 梭伦的诗歌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
其二: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梭伦进行改革有哪些条件?
(2)依据材料三,归纳梭伦改革涉及的几个方面并说明各是如何规定的。
(3)依据材料四,你认为梭伦改革的侧重点是什么?他的改革对国家体制的形成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人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军机处》
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待(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完成:
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军机处设置的原因、特点和职能演变过程,评述其实质及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初,太祖下集庆,自领江南行中书省。戊戌(1358)年,置中书分省于婺州。后每略定地方,即置行省。其官自平章政事以下,大略与中书省同。
洪武九年(1376年)改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诸行省俱为承宣布政使司,罢行省平章政务、左右丞等官,改参知政事为布政使。
材料二: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自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
——以上材料均摘自《明史·职官志》
请完成:
(1)材料一、二反映了明初官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体现了什么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人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探究创新)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都是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材料二 1957年7月,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校长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呼吁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体现了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是,他的见解错误地遭到批判。
材料三 剧作家吴祖光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文革中曾一起被下放劳动改造。
吴祖光与新凤霞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6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造成了什么影响?(8分)
(3)从“双百”方针的贯彻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