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08年3月15日,“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在北京举行开幕活动。此活动既是进一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为了纪念
A.中日正式建交30周年 | B.《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 |
C.中国重返联合国37周年 | D.抗日战争胜利结束63周年![]() |
“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 |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C.巴黎公社的建立 | D.共产主义者同盟的产生 |
某位同学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B.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 |
C.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
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成 |
下列事件与右图人物无直接联系的是
A.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
B.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
C.领导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
D.起草《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B.巴黎公社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
C.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D.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