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灯泡L1、L2、L3的电阻关系为R1<R2<R3,电感L的电阻可忽略,D为理想二极管。电键K从闭合状态突然断开时,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L1逐渐变暗 |
B.L1先变亮,然后逐渐变暗 |
C.L3先变亮,然后逐渐变暗 |
D.L2立即熄灭 |
关于科学家在电磁学中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密立根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 |
B.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概念 |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且总结出了右手螺旋定则 |
D.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
如图所示,两根细绳AO和BO连接于O点,O点下方用绳子CO悬挂一重物,并处于静止状态。保持绳子AO不动,而细绳BO的悬点缓慢向下移动到水平过程中,则
A.AO拉力可能减小,BO拉力可能一直减小 |
B.AO拉力一定增大,BO拉力可能一直增大 |
C.AO拉力一定增大,BO拉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
D.AO拉力可能减小,BO拉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
一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由甲地出发,经过一段时间撤去拉力,滑到乙地刚好停止。其v—t图如图所示,则
A.物体在0~t0和t0~3 t0两个段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3:1 |
B.物体在0~t0和t0~3 t0两个段时间内,位移大小之比1:2 |
C.物体受到得水平拉力F与水平地面摩擦力f之比3:1 |
D.物体受到得水平拉力F与水平地面摩擦力f之比2:1 |
某物体以速度v0=9m/s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到达B点,AB距离为4m,且位移方向为正,则物体由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
A.1.0s | B.0.9s | C.0.8s | D.0.44s |
如图a为我们生活中斧子劈开树桩的实例,树桩容易被劈开是因为楔形的斧锋在砍进木桩时会产生很大的侧向压力。为了分析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可简化成如图b所示,已知斧子是竖直向下且对木桩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斧子楔形的夹角为,不计斧子的重力,则
A.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大小为![]() |
B.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大小为![]() |
C.当斧锋夹角![]() |
D.当斧锋夹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