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
A. |
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 |
B. |
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 |
C. |
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D. |
认识到变异广泛存在并能遗传给后代 |
A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培养着的细胞,结果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如B图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A.抑制DNA的复制 | B.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
C.促进DNA的高度螺旋化 | D.促进细胞分裂 |
同一细胞中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的染色体数之比和DNA分子数之比分别是( )
A.1∶2和1∶2 | B.1∶1和1∶1 | C.1∶2和1∶1 | D.1∶1和1∶2 |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看不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
A.未用龙胆紫染色 |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够 |
C.口腔上皮细胞不分裂 |
D.口腔上皮细胞是死细胞 |
下图为某学生所绘制的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简图,其中正确的是( )
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
B.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
C.赤道板是在分裂中期形成的 |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