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一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⑴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
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
一部英文著作的中译本有一句话误译为:“康熙帝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经核对,原文为“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Ying”。问题出在Kuang Hsu是谁。请完成:
(1)请写出Kuang Hsu帝的正确译名,并运用历史知识说明理由。
(2)这是一部研究中国近现代化的专著,它为什么会谈到郑观应?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2)题。
材料一: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为元首,百官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胶澳事后(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豆剖,渐露机芽……自台湾事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什么样的矛盾心理?
16、17世纪,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根据相关知识请完成:
(1)简要分析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
(2)《权利请愿书》《大抗议书》和《人身保护法》各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各有何作用?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曲折复杂,试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俱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湾事后(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佞生心。陈涉辍耕于垄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怎样的态度?
(3)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的差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特别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部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完成: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哪种政体形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哪些基本原则?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作了哪些限制?其目的是什么?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