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玉米籽粒的胚乳有甜和非甜两个品种,种皮有黄色和白色之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现将纯种黄种皮甜玉米植

株的花粉授给纯种的白种皮非甜玉米植株,所结种子全是白种皮
非甜玉米,将这些种子全部种下后自交,结出的种子为黄种皮。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种皮的颜色中,显性性状是        ,将玉米显性纯
合子与隐性类型杂交,再将F1连续自交,种皮颜色的性状分离首
先出现在       代所结的种子中,这些种子中表现为白色种皮
甜玉米的占     
(2)以上述3对基因均杂合的植株为父本进行测交,所结种子的表现型为         ;将这些种子全种下去,高茎植株占总数的       
(3)玉米种皮的颜色是由细胞中的色素决定的,已知该色素不是蛋白质,这说明基因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4)矮茎玉米幼苗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长成高茎植株。为了探究该变异性状是否能遗传,生物科技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你补充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
Ⅰ.实验步骤:
① 在这株变异高茎玉米雌花、雄花成熟之前,分别用纸袋将雌穗、雄穗套住,防止异株之间传粉。
② 雌花、雄花成熟后,人工授粉,使其自交。
③ 雌穗上种子成熟后,收藏保管,第二年播种观察。
Ⅱ.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京卷.30)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 性状,其中长刚毛是 性性状。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
(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 种。③基因型为 ,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
(5)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 ,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浙江卷.32)(18 分)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 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 抗病和感病由基因 R 和 r 控制, 抗病为显性; 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D 、 d , E 、 e ) 控制, 同时含有 D 和 E 表现为矮茎, 只含有 D 或 E 表现为中茎, 其他表现为高茎。 现有感病矮茎和
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 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
( 1 ) 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 _______ 合子。
( 2 ) 若采用诱变育种, 在γ 射线处理时, 需要处理大量种子, 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 ______
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
( 3 ) 若采用杂交育种, 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 在 F 2等分离世代中 _____ 抗病矮茎个体, 再经连续自交等 _____ 手段, 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 据此推测, 一般情况下, 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 其育种过程所需的 _____ 。 若只考虑茎的高度, 亲本杂交所得的 F1 在自然状态下繁殖, 则理论上,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 。
( 4 ) 若采用单倍体育种, 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 ____ 。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过程(说明: 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 表现型及其比例)。

(海南卷.29)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高等动物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发生____,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____,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2)假设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细胞,甲、乙2个模式图仅表示出了Aa、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那么,图甲表示的是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图乙表示的是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3)某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其产生的花粉经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是指________。

(上海卷.综合题六)分析有关猫毛色遗传的资料,回答问题。
猫的毛皮有的呈纯色(如白色、黄色、黑色等),有的呈色斑,两者合称为毛色性状,其控制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决定毛色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及其拉制性状如图。

(1)将不同毛色的猫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2(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换)。据表2分析,控制毛色这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显性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猫的毛色性状由毛色基因W和色素淡化基因C共同决定,两者相互不连锁,色素淡化基因C包括C(原有毛色)、Cb(奶白色)、Cs(纯白色)、c(白化)。其中,Cb和Cs对C呈隐性,对c呈显性,且基因C对基因W有抑制作用(C除外)。
(2)基因型分别为Cbc和Csc的两只猫交配,F1出现四种颜色不同的猫,其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两种颜色的猫交配,它们生育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3)考虑基因W与基因C的共同作用,若一只黑尾白猫没有白化基因且两对基因都杂合,则此猫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4)基因型分别为WlWC+Cs与WTWCsc的两只猫交配,生育出白色小猫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广东卷.28)下表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部分性状


翅型
复眼形状
体色
.........
翅长
野生型
完整
球形
黑檀
.........

突变型

菱形

.........

(1)由表可知,果蝇具有______的特点,常用于遗传学研究,摩尔根等人运用______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果蝇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受精卵通过______过程发育为幼虫。
(3)突变为果蝇的______提供原材料。在果蝇的饲料中添加碱基类似物,发现子代突变型不仅仅限于表中所列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的特点。
(4)果蝇X染色体上的长翅基因(M)对短翅基因(m)是显性。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f)纯合时,仅使雌蝇转化为不育的雄蝇。对双杂合的雌蝇进行测交,F1中雌蝇的基因型有______种,雄蝇的表现型及其比列为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