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A、B、C、D、E五个小组除下表中所列处理方法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均相同,而且正确,但实验结果却不同。

组别
实验材料
提取核物质时加入的溶液
去除杂质时加入的溶液
DNA鉴定时加入的试剂
A
鸡血
蒸馏水
95%的酒精(25℃)
二苯胺
B
菜花
蒸馏水
95%的酒精(冷却)
双缩脲
C
人血浆
蒸馏水
95%的酒精(冷却)
二苯胺
D
人血细胞
2mol/L的氯化钠
0.14mol/L的氯化钠
双缩脲
E
鸡血
蒸馏水
95%的酒精(冷却)
二苯胺

⑴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步骤(不包括实验材料)均正确,但得不到DNA的组别是_______________。
⑶沸水浴中试管颜色变蓝的组别是__________________;蓝色较淡的是_____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B组实验不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具有高度耐盐性的微生物,可引起人类肺炎、肠炎等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下图为定性检测鲜牛奶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操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按细胞结构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_____生物,从培养过程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进行_____呼吸。
(2)7.5%NaCl肉汤培养基可为微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包括__________,用7.5%NaCl肉汤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中在血平板上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接种操作前后需要对接种工具进行_________灭菌。
(4)在制备血平板时需将pH调节至__________ (“微酸性”或“微碱性”)后灭菌,待培养基__________后,再加入适量血液。按培养基功能分类,血平板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
(5)经多次规范操作、重复实验,血平板上均出现_____的菌落,初步证明鲜牛奶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但鲜牛奶供应商仍认为此菌并非鲜牛奶所携带,因此,要对本操作进行完善,完善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

为了提高温室的经济效益,需要调控好温室内的光照、温度、气体和湿度。科研人员对温室栽种的作物进行了相关研究,以下是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甲表所示为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到的该植物的氧气释放量。乙图表示该作物相对光合速率(即净光合速率)与叶龄的关系,A点表示幼叶成折叠状,B点表示叶片充分展开,丙图中曲线1、2分别表示作物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
表甲

光照强度(klux)
0
2
4
6
8
10
12
14
02释放量(uL/cm2叶面·min)
-0.2
0
0. 2
0.4
0.8
1.2
1.2
1.2


根据上述有关数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甲表可知,在光照强度为4千勒克斯时,该作物光合作用的实际产氧量为uL/cm2叶面·min。
(2)由乙图分析:
①新形成的嫩叶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一呼吸速率)较低,从光合作用光反应角度分析是由于
②CD段相对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是
(3)由丙图分析:假如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则在环境温度达到约时,该植物就不能正常增长。

某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此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被破坏,如图为被毁的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单位:103kJ·m-2·a-1)。请分析并回答:

(1)由图中数据可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由图可知,营养级(填“较高”或“较低”)的生物在这场灾害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2)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分别为
(3)由图中可知:用于植食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值是

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实验步骤:
(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______________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_____________(器官)切除,B组不摘除此器官。
(3)向A、B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一定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
(4)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含量。
(二)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则观点_________正确;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另一观点正确。
(三)现科学家已证实,观点二是正确的。由此可知,下丘脑细胞膜上含有识别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此受体不能与TSH结合,说明受体具有_____________性,也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_____________的功能。
(四)有一种疾病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试分析并回答问题:
(1)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疾病。
(2)对TSH与TSH受体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有()
A.类似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使甲状腺细胞膜电位变化而兴奋
B.类似于DNA酶对DNA的作用;作用后TSH化学性质不变,而TSH受体被分解
C.类似于垂体分泌物对性腺的作用;抑制甲状腺分泌更多的甲状腺激素
D.类似于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作用;是蛋白质(多肽)类物质之间的作用
(3)安静状态下,同正常人相比,这种病人肝细胞的耗氧速率较______ (大、小)。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了一种遗传病,患者均不能存活至婚育年龄。如图是某个家族此遗传病的系谱,请回答:

(1)由图推断,该疾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Ⅲ-4和Ⅲ-5再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
(2)经调查,世界范围内每3500个男孩中会有一个此种遗传病患者,则该病在女性中出现的几率为______。
甲图为XY性别决定生物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II-1、 II-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回答下列问题:
(3)一个如甲图所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由于染色体分裂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EEeXbD的精子,则其余三个精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4)基因D、d控制的相对性状遗传与性别有关吗?________,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写出亲本即可,只写基因D、d),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上图中的_________片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