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美国医学会杂志》周刊2007年10月16日刊登一份政府调查报告说,被称为“超级病菌”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美国国内正呈蔓延趋势,每年预计有超过9万人严重感染这一病菌。请回答下列有关“超 级细菌”的问题:
(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属于 生物,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
(2)抗生素在超级细菌进化过程中起到了 作用,使细菌的 发生定向改变。
(3)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抗生素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的观点是错误的。
材料和器具:青霉素、培养皿以及对青霉素敏感的普通金黄色葡萄球菌。将实验完善:
①实验步骤:
步骤1:取培养皿A若干个(A1、A2、A3……),加入普通细菌培养基;取培养皿B若干(B1、B2、B3……)加入 的细菌培养基。
步骤2:将适量细菌培养液涂在培养皿A1的培养基表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表面会出现一些细菌菌落。
步骤3:用灭菌后的丝绒包上棉花制成一枚“印章”,在A1上轻盖一下,再在B1上轻盖一下,这样A1中的细胞就按一定的位置正确地“复制”到B1之中,将B1培养一段时间后,B1中一定部位出现了少量菌落。
步骤4:根据B1中菌落出现的方位,将A1中对应位置的菌落取出,均匀涂抹在A2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又会出现许多菌落。反复重复步骤3、4。
②预期结果: 。
③本实验的原理: 。
(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减缓超级细菌的产生。
。
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图1)。回答小题。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
A.瀑布、水流 | B.岩石 |
C.树木花草 | D.大气 |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
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
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
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回答小题。“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C.银河系 | D.河外星系 |
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 B.该行星所运转的恒星太昏暗 |
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 | D.该行星距离所运转的恒星太近 |
2011年11月26日绿色和平组织志愿者在德班托起一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模型(如图12),呼吁前来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护全球脆弱地区和人群免遭伤害。图13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减少CO2排放,直接影响图13中的环节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为维持⑤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
A.开垦沼泽 | B.开发水能 | C.保护雨林 | D.退耕还湖 |
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
B.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
C.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
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
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
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 |
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 |
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
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 |
近年来,海岛北部的珊瑚礁因气候变暖受到影响。有关减轻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不可行的是
A.加大植被的覆盖率 |
B.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
C.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
D.缩减经济规模,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