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语)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二 (明太祖语)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也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记事本末》
材料三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移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故阁臣无不惴惴俱者。
——摘自《皇明大政记》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三,说明明朝中期内阁大臣的职权和地位。
(3)综合上述材料,评价唐、明两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是否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②是否反封建③有无对未来社会的政治设想④是否主张以民主、法治取代封建专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下图拉斐尔作品体现的精神与我国孟子“民本”思想的相似点是()

A.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作用 B.反对封建制度
C.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D.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

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反对出售赎罪券 B.改变天主教的仪式和教义
C.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D.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培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 )

A.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B.是否民主和强盛
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D.是否由“贤人”来做统治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