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国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及我国三大自然区分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兰州—昆明—西藏东南部,它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界线 |
B.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带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
C.2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从东北的大兴安岭起,斜向西南至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它是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界线 |
D.16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其西段是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分界线 |
读图12,世界咖啡主要产地分布图,影响咖啡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 B.土壤 | C.热量 | D.水分 |
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有关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构造为褶皱 |
B.乙地背斜成山 |
C.丙地向斜成谷 |
D.丙、丁之间有断层 |
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甲—风力侵蚀 | B.乙—冰川侵蚀 |
C.丙—流水侵蚀 | D.丁—人类活动 |
读图10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16~17题。导致乙地年日照时数比甲地少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 B.地形 | C.大气环流 | D.海陆位置 |
图中四地与其对应的农业限制性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地—盐碱 | B.乙地—热量 | C.丙地—水源 | D.丁地—光照 |
读图9世界局部地区图完成14-15题。下列关于②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
B.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
C.1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7月受西北风控制 |
D.位于地形迎风坡全年降水丰富,光照充足 |
①、②、③三地自然环境
A.主要受地形影响植被出现东西差异 |
B.主要受洋流影响自然景观出现狭长分布 |
C.主要受热量影响自然景观出现南北差异 |
D.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自然景观出现东西差异 |
图8中的河流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A、B、C为该河流不同河段上的三个点,其横剖面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13题。该河流的流向是
A.自西北流向东南 | B.自东南流向西北 |
C.自C流向A | D.自南流向北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流位于北半球 | B.该河流位于南半球 |
C.河流A处以沉积作用为主 | D.河流c处以侵蚀作用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