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我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
C.我国年降水量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受地貌的影响,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向北弯曲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客观现象。近年来,北京市住宅郊区化现象日益明显,下列选项不能解释其原因的是()

A.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B.市区住宅不能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
C.城市内部功能区调整的需要
D.加强城市社会各阶层密切联系的需要

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A. 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B. 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C. 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D. 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据此回答下面几题。
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 ( )
①冰川退缩②冻土融化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
地动植物数量增加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B.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
C.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D.从全球看,利大于弊

全球变暖,对于工业的影响表现为 ( )

A.高纬度地区能源消耗增加
B.低纬度地区能源消耗减少
C.各种能源、电力的生产都会受到制约
D.煤炭工业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回答下面两题。

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 )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

下列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加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O℃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 )

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D.海平面下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