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菩萨蛮
舒 直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注]?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 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1)“催”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称赞说“甚有思致”,请结合下片,谈谈你的理解。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登鹳雀楼
畅诸
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人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今年菊花事,并是送君还。该诗颈联的“围”字和“断”字用得妙,请作简要分析。
请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 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① 桃花红似锦, 生憎②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①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分”,一作“忿”。
②生憎:犹言偏憎、最憎。
③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但又不单单抒发离别之情,结合诗歌一,二联,分析这首诗都抒发了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阮郎归
晏几道
天边金掌①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②,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注]①金掌: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20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此处代指汴京。②兰佩紫:即佩紫兰。紫兰,一种香草。这首词前两句的描写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说说“人情似故乡”中的“似”和“欲将沉醉换悲凉”中的“换”字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新郎
[宋]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1: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被罢,59岁,此词仿陶氏《停云》“思亲怀友”之意,闲居铅山县自造“停云堂”感怀而作。
(1)辛弃疾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请列举此词典故涉及到的人物?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句“知我者,二三子”的作用
(3)此词中寄托了作者哪些深沉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表达词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