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3)题。
霜天晓角
陈继儒①
背水临山,门在松荫里②。茅屋数间而已,土泥墙,窗糊纸。曲床木几,四面摊书史。若问主人谁姓,灌园者,陈仲子③。不衫不履,短发垂双耳。携得钓竿筐筥,九寸鲈,一尺鲤。菱香酒美,醉倒芙蓉底。旁有儿童大笑,唤先生,看月起。
注(①陈继儒,明代文学家和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②作者在《晚香堂小品·花史题词》中写道:“吾家田舍在十字水外、数重花外,设土剉(瓦锅)、竹床及三教书,除见道人外,皆无益也。”③陈仲子,战国著名思想家。名定,亦称陈仲,山东邹平人。陈仲子辞官隐居于长白山,终日为人灌园。)
(1)上片详细写居住环境的用意是什么?
答:
(2) “不衫不履,短发垂双耳”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个性。
(3)简析作品的语言风格。
答:
【改编】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晚望
(宋)徐侨
陂沼盈盈闲绿水,郊原浩浩涌青禾①。
烟连山际无人语,只有晚归樵牧歌。这首诗歌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诗歌的最后两句使用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感情?
【原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东马塍① [宋]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改编】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东马塍① [宋]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活水穿花暗护田”中的诗眼是哪个词?请简耍赏析。
第三、四两句在表达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改编】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①
[唐]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②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①本诗是沈佺期和杜审言之诗。两人都于公元705年被流放岭南。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境内),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今广西崇左县)。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本诗颔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围炉诗话》说:“诗乃心声”,本诗中你听到了诗人哪些“心声”?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改编】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度浮桥①至南台(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②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①浮桥:今福州闽江旧大桥,宋时由船只连成的浮桥。②九轨:轨,车子两轮之间距离,意指浮桥桥面宽广。本诗的颔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颔联写出了浮桥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出浮桥的特点的?
颈联和尾联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