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语)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二 (明太祖语)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也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记事本末》
材料三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移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故阁臣无不惴惴俱者。
——摘自《皇明大政记》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三,说明明朝中期内阁大臣的职权和地位。
(3)综合上述材料,评价唐、明两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
| A.两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两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 A.魏晋 | B.隋唐 | C.宋代 | D.清代 |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图所示的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
|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
下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
| A.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 |
| 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
| 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 |
|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 |
下列图片反映的古代中国经济成就按其
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耦犁②曲辕犁③冶铁鼓风水排④铁制农具
| A.④②③① | B.①③②④ | C.④①③② | D.④③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