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8年6月,康有为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奏道:“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戊戌奏稿》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材料三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无知妄为之风息焉。
——陈独秀《敬告青年》
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各派别政治主张的共同内容。
(2)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是不断发展的。根据上述材料所提供的三个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观点概括指出这一过程。
(3)简要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旨在()
|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
| C.提高人民群众的文艺水平 |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
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建院60周年纪念讲话中提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
| A.“南优2号”选育成功 |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
| C.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 D.“载人航天”取得重大成果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创造性地回答了()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
|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 C.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问题 |
|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问题 |
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思路的文献是()
| A.《论联合政府》 |
| B.《论十大关系》 |
| C.《论人民民主专政》 |
|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孙中山说:“共和国家成立以后,是用谁来做皇帝呢?是用人民来做皇帝,用四万万人来做皇帝。”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形象地描述了要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 |
| B.平易地解释了要实行民权主义的思想 |
| C.通俗地表明了要建立君主立宪的思想 |
| D.无奈地迎合了老百姓心中的帝王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