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8年6月,康有为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奏道:“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戊戌奏稿》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材料三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无知妄为之风息焉。
——陈独秀《敬告青年》
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各派别政治主张的共同内容。
(2)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是不断发展的。根据上述材料所提供的三个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观点概括指出这一过程。
(3)简要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指
| A.市场的自我调节 |
| 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
| 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 |
| D.政府大量增发纸币 |
在历史上,奥运会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情况。首届奥运会于
1896 年在雅典举行。当时可能见到的现象有
①运动员休息室电灯通明
②运动服使用人造纤维面料
③各国代表团乘坐飞机参赛
④运动员获得的荣誉可以通过电话与家人分享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
|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
|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
|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 |
17世纪下半叶,英、法之间争夺殖民霸权的矛盾渐趋尖锐,主要集中在
| A.北欧和东亚 | B.印度与中国 |
| C.北美和印度 | D.非洲和美洲 |
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145%,地租涨幅远低于物价涨幅。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