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蒙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标题。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分)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6分)
【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2分)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6分
图是上海外滩西侧的欧式风格建筑群。作为重要文化遗产的外滩建筑群形成于近代,是上海百年历史的缩影。它突出说明近代上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 )
| A.殖民主义色彩浓厚 | 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
| C.崇尚西方建筑文化 | D.国际文化交流活跃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沦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③实践经验的总结
④立足于中国国情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②③④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 )
①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要求③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④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弱国无外交”这一现象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已离我们远去。六十年的外交实践证明,正确的外交政策是取得成就的关键。下列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A.①④②③ | B.①②④③ | C.②③①④ | D.③④②① |
200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50年来,特别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西藏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迸发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热情,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①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②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③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结合起来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