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中的计算
(1)计算某种群数量时,公式为N:[a]=[b]:[c]其中a表示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个体数量,b表示第二次捕获数量,c表示在第二次捕获个体中被标记个体的数量。
(2)已知第一营养级(生产者)生物的量,求最高营养级生物的最多量时,食物链按最短、传递效率按20%计算;求最高营养级生物的最少量时,食物链按最长、传递效率按10%计算。
(3)已知最高营养级生物的量,求消耗生产者(第一营养级)的最多量时,食物链按最长、传递效率按10%计算;求消耗生产者(第一营养级)的最少量时,食物链按最短、传递效率按20%计算。
例15.(2006上海)下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
A.200g | B.250g |
C.500g | D.1000g |
例16.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增加20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 )
A.600g | B.900g | C.1600g | D.5600g |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是( )
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 B.同源染色体分离 |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D.着丝点一分为二 |
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这是由下列哪项生理过程决定的()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D.减数分裂 |
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 |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
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
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
A.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 | B.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
C.防止氧气进入坛内 | D.防止坛内蔬菜萎蔫 |
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
B.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
C.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必须有氧的参与 |
D.细胞产生 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