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4—18世纪,西欧先后产生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两大进步思潮;19世纪中期,又出现了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两大进步思潮。上述进步思潮促使社会变革,并对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初,不少中国留学生到国外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翻译出版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等书籍,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进步报刊,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前者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基础。……后者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理性主义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前者”与“后者”分别是指什么?二者内在的一致性是什么?
17、18世纪世界市场拓展,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 | B.殖民扩张 |
| C.工业革命 | D.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国家 |
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途中(印度古里)病逝。60多年后一支来自欧洲的船队到达这里,开辟了一条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这支船队的指挥者是:( )
| A.哥伦布 | B.达·伽马 | C.麦哲伦 | D.迪亚士 |
清朝乾隆帝时设“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十三行”设在
| A.天津 | B.泉州 | C.上海 | D.广州 |
中国手工业有以下几种主要形态,主要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来自
| A.官营手工业 | B.民营手工业 | C.家庭手工业 | D.以上几种都不是 |
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火耕 | B.耒耕 | C.铁犁牛耕 | D.机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