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4—18世纪,西欧先后产生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两大进步思潮;19世纪中期,又出现了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两大进步思潮。上述进步思潮促使社会变革,并对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初,不少中国留学生到国外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翻译出版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等书籍,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进步报刊,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前者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基础。……后者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理性主义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前者”与“后者”分别是指什么?二者内在的一致性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邓小平理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B.从世官制到察举制
C.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D.从分封制到郡国制

秦统一全国后采取的措施中被称为“非常有效且持久的国家统一的粘合剂”的是

A.确立皇帝制度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文字

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非礼,是无法也”。这一论述表明

A.荀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B.援法入礼的思想主张
C.儒家和法家思想趋于合流 D.法是礼的前提和基础

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明朝建立后“封建诸王,以卫宗社”,同时规定藩王“分王而不锡(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这表明

A.西周和明朝都坚持中央集权 B.明朝照搬了西周的分封制
C.宗法制依然是分封制的核心 D.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开启

A.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
C.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 D.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