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²,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
表1 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

类型
箭竹及灌丛
阔叶林
旱地
水田
石砾地、裸地
高山灌丛草甸
比重(%)
28.90
25.30
10.40
3.10
5.70
0.01


该水源地位于

A.长江三峡谷地 B.青藏高原 C.汉江谷地 D.江南丘陵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回答题:
“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净化空气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防风固沙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11月5日,北京(40°N、116°E)当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读“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完成题。

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图B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题。

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A.①---城市人口比重
B.②---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C.③---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D.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图示曲线反映了()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 世纪 80 年代城市化速度最快
C.90 年代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