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
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天山天池湖滨 | 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
C.桂林漓江沿岸 | D.武夷山九曲溪边 |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甲图中AB段河流 向
甲乙丙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A处水流较B处平稳 D.不能确定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自然因素分别是:
A.机械化水平高;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
B.土壤肥沃;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
C.地广人稀;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
D.地势平坦;热量充足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太阳辐射强 | B.热量充足 | C.水资源丰富 | D.土壤肥沃 |
读X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该表表明1980~2010年X河流域
耕地 |
草地 |
荒地 |
林地 |
其他 |
|
1980年 |
55.0% |
4.9% |
15.4% |
19.8% |
4.9% |
2010年 |
40.2% |
6.2% |
1.3% |
44.1% |
8.2% |
A.下游泥沙淤积严重B.径流季节变化变小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土层变薄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
B.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
D.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
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A.沙尘暴频度减少 |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
C.土壤盐碱度升高 |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