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谒金门
李好古①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谁在玉关②劳苦?谁在玉楼③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①李好古:南宋词人。少年时曾立志沙场杀敌,可惜功业未成。②“玉关”,原指玉门关,后泛指边塞。③“玉楼”,华美的高楼,代指歌舞之地。
(1)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普天乐
张养浩
楚《离骚》,谁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
(1)这首小令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概括。
(2)在小令中,作者对屈原寄寓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元·张养浩①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②。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注①张养浩,元代著名散曲家。官至礼部尚书,居官清正,敢于犯颜直谏,后借故辞官归隐。②风流:美好的风光。
(1)有人评价这首元曲“一‘愁’笼罩全曲”,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愁”的。(3分)
(2)这首元曲的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下面问题
梦 回 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释] 梦回:梦醒。②林景熙:号霁山,宋末诗人。有气节,宋亡不仕。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4分)
2)最后一句中的"未眠鸥",可谓独具匠心,请赏析其作用。(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