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以下对该表的解读,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时间 |
重大历史事件 |
1765年 |
工业革命开始 |
1785年 |
瓦特改良蒸汽机 |
1840年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1848年前后 |
马克思主义诞生 |
1848年 |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
1850年前后 |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
1871年 |
巴黎公社革命 |
A.资本主义尚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 |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
贾文娟在《从热情劳动到弄虚作假》一文中引述当时一企业生产科副科长的话说:“不是工人品质不好,你硬逼着他没办法的,不能说不行!很多工人都不表态——他们看不惯,但又不能说话。省长亲自下来下指标了,有什么办法?机械工人就是这样,他们就是这样对付你的。工人觉得你这样命令我,我就这样耍你。”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企业由省长亲自管理 |
B.企业没有生产的自主权 |
C.工人待遇较低 |
D.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工人劳动的积极性 |
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右图漫画反映的事件()
A.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
B.推动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
C.发生在“文化大革命” 时期 |
D.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改变落后经济状况的强烈愿望 |
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中国的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发展 |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文中这样写道(如下图),他所说的“第二次革命高潮”包含的事件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义和团运动③戊戌变法④辛亥革命⑤国民革命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③④⑤ | D.②③④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对于亚洲,战争改变了原有的格局。从此,中国同周边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材料中的“这场战争”()
A.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
B.列强获得了在中国投资设厂的特权 |
C.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夷夏观 |
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