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至正十一年(1352年)置宝泉提举司,掌铸至正通宝铜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行之未久,物价腾涌,价逾十倍。“由上述材料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滥印纸币引起通货膨胀现象 | B.白银尚未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 C.纸币的发行不利于经济发展 | D.滥印纸币造成商品价格下降 |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这种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有( )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③经世致用思想影响 ④西学东渐的影响⑤抗清实践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
| B.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 |
|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据此,可以做出合理的史论推断的是()
|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
| B.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
| C.中国古代有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贤人政治”体现的传统政治观念 |
| D.宰相制度的废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 |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
|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
|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
|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