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 时间 |
欧洲 |
时间 |
中国 |
| 10—15世纪 |
远洋航海技术 |
宋 元 明前期 |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
| 16世纪 |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
明中期 |
李时珍《本草纲目》 |
| 17世纪 |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
明后期 清 |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
| 18至19世纪中叶 |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
清 |
|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物质。在100 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据此,试判断在100kPa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 B.石墨比金刚石不稳定 |
| C.石墨与金刚石互为同位素 | D.相同条件时,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 |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 A.NaOH | B.HCl | C.H2 | D.H2O2 |
某粒子含有6个电子,8个中子,电荷数为0,则它可以表示为
| A.14Si | B.14Si | C.14C | D.14C |
上个世纪80年代,科学家通过研制发现了一种新分子,这种新分子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其化学式是C60。有关C60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C60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 B.C60中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 |
| C.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 D.C60是一种混合物 |
已知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X、Y、Z、W四种元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Z>W>Y>X | B.原子半径:Y>X>W>Z |
|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W>X>Y | D.金属性:X>Y;氧化性:X+ <Y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