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用于研究月球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早在中国古代有对“嫦娥奔月”的瑰丽幻想,也有对“天狗吞月”的恐惧,历史上最早对月食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科学家是( )
| A.东汉张衡 | B.西晋裴秀 | C.北宋沈括 | D.元朝郭守敬 |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这个“行动纲领”是指
| A.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 B.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 | 
| C.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 D.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 |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关于“这一发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揭示了时空的属性,弥补了经典力学的不足 | 
| B.它打开了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 
| C.它解决了热辐射理论的疑点,有助于成功解释光电效应 | 
| D.它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 
“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国家将以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粮棉集中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还决定拿出一批粮食,按原统购价销售给农村养殖户、国营养殖场、饲料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等单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1985年1月1日)以下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党中央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 | B.党中央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 
| C.党中央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 | D.党中央决定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 
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方针。这说明当时的教育方针主要是
| A.全面教育 | B.现代教育 | C.人民教育 | D.义务教育 | 
下列两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 B.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 
| C.“大跃进”运动遍及城乡 | D.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