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蓬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歌唱二郎山》)
(2)材料二是20世纪50年代起流行的歌颂康藏公路建设的歌词。根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三
表2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
年份 |
帆船 |
![]() |
1870年 |
14.1 |
2.7 |
1880年 |
14.5 |
5.5 |
1890年 |
12.0 |
10.2 |
1900年 |
10.0 |
16.2 |
1910年 |
8.4 |
26.2 |
(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相关数据编制)
(3)根据表2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利用表2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1所呈现趋势的原因。
材料四
材料五
交通可以缩小时空距离。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不同地域间相互交流,联系。实现互补。今日世界交通运输联系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且扩大到国与国之间
洲与洲之间。交通建设要受控于地理环境,亦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
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于秦国曼谷,长达1850千米,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地地域差异铸就了这条斑斓的彩带。
(4运用所学交通运输网知识、地域差异地理知识,说明昆曼公路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5)简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6)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并列举两例修建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
B.连通长江、淮、黄、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
下列地区中,湖泊数最多的是( )
A.青藏高原 | B.东非高原 | C.中西伯利亚高原 | D.云贵高原 |
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A.发电 | B.灌溉 | C.防洪 | D.抗旱 |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
A.季风气候显著 | B.气候复杂多样 | C.夏季普遍高温 | D.雨热同期 |
2007年4月23日,第一届海峡两岸通道(桥隧)工程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在福州举行。与会专家称,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线路已初步确定北线方案、中线方案、南线方案3个具体方案。建成后,将成为北京、福建等地通往台湾的最便捷通道。公路修建形式有填海造堤、桥隧公路等。据此回答下面试题。修建贯通台湾海峡联结祖国和台湾岛之间公路的主要区位因素()
A.经济、政治因素 | B.地质地貌因素 | C.开发矿产资源 | D.气候条件 |
有关专家都认为不能通过填海造陆、修建海堤的形式修建该公路,其原因是()
A.海水太深、投资太大 | B.地震活动频繁 |
C.影响海运、破坏海洋环境 | D.海潮、台风对海堤破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