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5月清政府派载泽等人出洋考察。他们在《考察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由此可见,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罗马法
| A.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
| B.维护和巩固了欧洲各国的统治 |
| C.其法律观念具有普遍性 |
|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
1912—1919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独立发展 |
| B.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 |
| C.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
| D.实业救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使生产工具、生产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能为上述结论提供事实依据的有()
| A.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革命、海外扩张 |
| B.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
| C.资产阶级革命、海外扩张、工业革命 |
| D.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革命、海外扩张、工业革命 |
“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由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
| A.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
| 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显著增加,土纱销售陷入困境 |
| C.上海开埠通商,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
|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 |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征婚 |
| B.文明阳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
| C.辫线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
|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
近代,上海《申报》曾发表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霄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
|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 |
| C.中西文明在碰撞中相互渗透 |
|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