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A.重视礼义教化 | B.强调严刑峻法 |
C.主张王霸并用 | D.提倡上善若水 |
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姓名 |
成就 |
|
中国 |
李时珍 |
《本草纲目》 |
徐光启 |
《农政全书》 |
|
宋应星 |
《天工开物》 |
|
欧洲 |
哥白尼 |
提出“太阳中心说” |
伽利略 |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 |
|
牛顿 |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
①中国古代科技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以应用技术为主
②明清科技发达,领先世界
③西方科技采用观察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科学
④西方医学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
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C.造纸术的推广 | D.印刷技术的发展 |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老庄哲学的影响 | B.孔孟之道的影响 |
C.韩非思想的影响 | D.墨家学说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