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不久,为扭转英国经济“滞涨”局面,改变战后历届政府奉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即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说,控制货币发行量来压低通货膨胀;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财政赤字;提高银行利率,紧缩信贷;鼓励企业自由竞争,加速固有企业私有化进程,并通过税收改革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复苏。
——王觉非主编《欧洲五百年史》
【材料二】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模式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由储蓄积累起真正的财富,然后这些真金白银的资本被用于投资,从而产生更多的实实在在的财富,社会经济由此进步,这种增长带来的是经济肌肉的发达,经济骨骼的强健,经济营养分布的均衡。……
另一种模式就是债务拉动型经济增长,国家、企业和个人大量负债,这些债务经过银行系统的货币化之后,巨额债务货币增发产生了泡沫财富感,货币贬值无可避免,市场资源配置被人为扭曲,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其后果是经济脂肪大量增生。
——宋鸿兵编著《货币战争》
【材料三】货币无可置疑是人类社会经济机体的血液。能够执掌和供应血液者,自然占据了先机和强势。什么样的“血源”令众生趋之若骛?它必须产生于健全而完备的肌体——内在经济发展模式与金融体制,若是染上循环裂变债务而无可救药的“艾滋”病毒,还强绑上大家“输血”,只会共赴黄泉。同时,该“血源”应该是O型——即具备独树一帜的公信力和不可撼动的被接受性质。
——宋鸿兵编著《货币战争》
问题:(1)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指出其在二战后初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
(2)二战后,资本主义的货币体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在现代历史上,美国是否产生过O型“血源”,并用史实说明之。
(3)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材料二、三的著者提出了什么主张?试举例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有关史实完成:
(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是指什么?(6分)
(2)这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何特点?结果或影响如何?(8分)
(3)据此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某同学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 这节内容后所做的读书笔记的部分内容。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矛头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之柱──孔孟之道,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开启了思想的近代化。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催生了洋务运动的发生。 4、最早提出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①在政治上,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带有法制与民主色彩的国家。 ②在经济上,要通过建立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以求富强。 ③在外交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万国通商。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笔记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所提修改建议以及理由需观点正确,并符合历史事实。
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组成图表。
阅读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图表中ACD代表的经济成分及AD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图表中D所示的划线段a~b处经济状况的影响。
中国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理论的过程。试举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分别在这些领域中学习西方的重大事件及主张,并归纳指出在思想领域学习西方的特点。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将其概括为什么?
(2)周恩来总理在外交舞台上留下了众多的身影,20世纪50年代,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外交原则和方针分别是什么?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列举其中三项重大成就。
(4)当今世界格局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新形势下我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