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面的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物统计表中,可以说明
| 党派名称 |
人数 |
| 国民党 |
8 |
| 共产党 |
7 |
| 民主同盟 |
9 |
| 青年党 |
5 |
| 无党派人士 |
9 |
| A.国民党操纵了会议的主动权 |
| B.共产党最后夺取了会议的操纵权 |
| C.会议在人员构成上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 |
| D.会议反映了人民的愿望,结果对人民有利 |
宋代,对刻印无价值的书用“殃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树和枣树。这表明宋代()
| A.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 B.开始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
| C.毕昇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 | D.刻书风行一时 |
唐朝时期的人不可能做到的是()
| A.火药用于战争 | B.阅读用印刷术印制的诗歌 |
| C.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 | D.在长安城里逛市场 |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
|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
|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
|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
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
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
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
①对付苏联威胁②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③抵消美国优势④准备武装解放东欧
|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