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 ( )
| A.废除了旧的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新的国家机构 |
| B.规定工作人员的年薪一律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 |
| C.实行了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政策 |
| D.接管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 |
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生”,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学之两大砥柱。对材料观点的准确解读是
| A.导致社会私欲的膨胀 | B.肯定传统经世致用思想 |
| C.批判儒家重义轻利观 | 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 |
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乐,以其聪明寄之剩技,吴中缙绅,则留意声律。又如案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寄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西学东渐导致封建士大夫兴起研究西学之风 |
| B.资本主义萌芽导致江南地区贫富差距明显 |
| C.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文化复古潮流 |
|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江南地区休闲文化盛行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魏晋时期,皇帝将宰相之权交由这些私属代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把以前的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这种变化体现了
| A.唐代的相权一分为三 | B.唐代政府对皇室内廷干政的削弱 |
| C.唐代的皇权得以强化 | D.唐代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 |
《旧唐书》记载:“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历法)”,因为颁布历法一直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但由于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这反映了
| A.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 | B.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
| C.文宗皇权威严尽失 | D.唐朝历法体系混乱 |
《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这表明大一统源于
| 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 | 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 |
| 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 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