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    )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D.获得“面包”与“和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道:“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人学习西方
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兴办民族工业
C.甲午战争——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通过中央集权管理,于是采用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中外朝制度 B.刺史制度 C.郡国并行制度 D.郡县制

随着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产生与加强,中国古代出现了避讳制度,即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秦朝初年改“政月”为“正月”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2009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乃尔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的“中国没有……陷入……争斗的局面”和“一党体制”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阅读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