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资本是不断地从一个生产部门向另一个生产部门流出或流入的。价格高就引起资本的过分激烈的流入,价格低就引起资本的过分激烈的流出。”这一论断主要阐明了价格能够
| A.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
| B.调节生产规模 |
| C.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
| D.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
市场经济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等价交换()
| A.是指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是等价的 |
| B.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 |
| C.只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
| D.表明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
下图中M、N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 A.M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 |
| B.N商品是高档耐用品,企业应减少该商品的生产 |
| C.当M、N商品同时提价时,M商品需求量变化更小 |
| D.当N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 |
随着全国主流媒体对“舌尖上的浪费”频频曝光,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在全国兴起,并得到许多民众、餐饮业经营者、公益组织的热烈响应。参加“光盘行动”()
| A.使餐饮业的收入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
| B.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增长 |
| C.是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消费观的体现 |
| D.能够节约社会劳动、提高餐饮业的经济效益 |
假定2013年生产一件瓷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一件玩具的6倍,若2014年生产瓷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那么一件瓷器的价值量用玩具表示应为。假定2013年一件瓷器的价格为340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6.8,若2014年美元贬值20%,其他条件不变,此时一件瓷器的价格用美元表示应为()
| A.3件、62.5美元 | B.4件、40美元 |
| C.4件、62.5美元 | D.3件、60美元 |
小林的父亲听说小林学了外汇的知识,就考他说:“我想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听说人民币可能要升值,假如是真的,我是现在进这批货划算,还是以后进划算?”小林的回答是()
| A.现在划算,因为人民币越升值,外国货价格越高 |
| B.现在划算,因为在人民币升值前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货 |
| C.升值后划算,因为升值后外国货商品价格降低 |
| D.升值后划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