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五:“十一五”时期,新疆国民经济发展开局良好,第一,优化产业结构,扶持壮大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大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第二,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三,深化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强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合作。
(5)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新疆如何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材料六:2009年7月6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主席发表电视讲话指出,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因此各民族包括新疆各族人民要自觉地维护国家的团结与稳定。各民族大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包括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2100多万各族群众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
(6)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理。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86年的光辉历程。这86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86年。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从马克思主义特征上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革命和建设时代的思想精华。
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分)
(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9分)
2008年3月5日,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举办中国茶文化展,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茶文化不是某一个民族的,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的文化,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12分)
古老中华文化世代相袭,从未间断。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1)中华文化为什么能薪火相传、源远流长?(6分)
(2)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我们应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4分)